欢迎访问本站!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信息
同城头条  >  肥乡教育之窗  >  辛寨小学幸福种子“四有”好教师团队建设系列活动之一!
辛寨小学幸福种子“四有”好教师团队建设系列活动之一!
2023年04月30日 11:31   浏览:79   来源:肥乡傻哥服务站

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,助力教师专业成长,4月28日我校举办了“传承匠心 携手同行 追光向前”的“四有”好教师系列活动之讲故事,学理论,悟思想,践行动。本活动共三项议程:

理论学习

  28日上午大课间,除值班教师外,王韶杰校长带领大家共同学习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》328页如何讲好中国故事、解决好“失语就要挨骂”问题?和337页为什么说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?

家校协同家长会

1、讲事实,学做人

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,学做人是教育的基础,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熟读《弟子规》并让孩子践行孝心作业——为长辈洗脚。目的让孩子懂得感恩,敬畏生命,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,而不是学习为了老师、为了家长,为了挣钱。学习是一种信仰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——周恩来。

2、知识改变命运,习惯成就一生。

“播下一个行动,收获一种习惯;播下一种习惯,收获一种性格;播下一种性格,收获一种命运”威廉·詹姆士美国心理学之父,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,也是教育学家、实用主义的倡导者。一颗心明礼守纪,两件事读书写字。一二年级习惯养成,三四年级分水岭,五六年级拉差距。睡前阅读,现在用心陪伴,初高中省心,得语文者得天下,得阅读着的天下。

3、家校合作

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和学校共同服务的对象,家长切记“爸孩子交给恁学校了,你们给教好点”,放手不管,认为学校是万能的,教育是万能的。教师切记“这是您的孩子”。家校合作中的孩子是“咱们的孩子”,咱的孩子需要靠咱一块管。

如何合作因班而异......

4、分享诗歌《你的孩子,其实不是你的孩子》

纪伯伦(1883-1931),黎巴嫩诗人、画家。他这首关于孩子与父母的 诗歌,经过一个世纪历史的洗涤,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,成为广大读者心中的白月光,下面我们带着孩子来一起读读这首诗。

你的孩子,其实不是你的孩子,
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

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,

却非因你而来,

他们在你身边,却并不属于你。


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,

却不是你的想法,

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。

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,

却不是他们的灵魂,

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,

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。

你可以拼尽全力,变得象他们一样,

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,

因为生命不会后退,也不在过去停留。

你是弓,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。


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,

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,

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。

怀着快乐的心情,

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,

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,

也爱无比稳定的弓。

不论在哪个国家,哪个家庭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似乎都是永恒的、令人头疼的问题。纪伯伦的这首诗讲述了平等、民主、自由的亲子关系,任何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孩子凭着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,但却不属于父母,孩子与父母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,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变得和自己一样,或强迫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,因为生命不会停留在过去,它只属于未来。

纪伯伦的诗所传达的理念与自主教育不谋而合,给孩子更多的自由、空间和尊重,发掘孩子自我监控、自我反思、自我发展的的潜力,从而使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。

5、答家长问,个别交流。

劳动教育

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,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,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。劳动教育已成为一门新设的国家必修课程。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,明确强调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,聚焦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。《纲要》提出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,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、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、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,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。该总体目标将劳动素养分解为“劳动观念”“劳动能力”“劳动精神”“劳动习惯和品质”四个具体目标。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,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、以劳创新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小学以培养劳动意识、提高自理能力为主,主要开展了学习使用简单电器,学习扫地、擦桌椅、擦桌子,洗刷碗筷、钉纽扣等简单的劳动实践。把爱劳动、会劳动融入到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等方方面面,通过劳动教育,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,提高了劳动素养,促进了全面发展。

业精于勤荒于嬉

行成于思毁于随

每一次学习都有收获

每一次付出都会成长

我们坚持在学习中反思

也坚持在学习中成长

为了乡村的孩子们

也为了我们所敬畏的教育事业

我们会坚持不懈



头条号
肥乡傻哥服务站
介绍
推荐头条